一、 总体原则
学院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毕业设计动员和学术道德教育,统筹部署本单位毕业设计工作,科学制定专业(类)毕业设计教学标准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审核指导教师资格以及学生毕业设计资格,组织学生、指导教师和有关人员学习《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附件1)、《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附件2)、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附件3)、专业(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标准以及学院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督促毕业设计各阶段工作,确保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按专业归属进行组织管理。指导教师按专业进行题目申报。毕业设计题目仅对归属专业同学开放选择,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题目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信息安全专业题目覆盖信息安全专业学生,软件工程专业题目覆盖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申报、开题、中期、答辩等过程均按专业进行组织管理。
二、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
成员:系主任、专业负责人。
三、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要求
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过程与考核要严格贯彻OBE理念,重点关注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及其达成度,具体要求为:
1、毕业设计选题
(1)毕业设计题目应符合专业内涵,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反映专业特色与方向。设计内容要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宜。
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分为:科研项目、生产实践(社会实际)、自拟题目(教师或学生自拟)。自拟题目主要是为教师或学生特殊专长而设的创新型、自由探索型题目,占各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比例不应超过5%。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社会实际)选题(含学生在校外企事业单位开展的毕业设计)占各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比例不应低于95%。
要注意学科专业特点及要求,工科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选题组织管理。指导教师和各专业负责人对毕业设计题目质量负直接责任和审核责任,确保达到本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标准(规范)。学生选题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对确定的题目和任务书原则上不能更改,中期检查后的毕业设计题目一律不再允许变更。特殊情况变更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须经过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审核同意,并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进行同步更新。
2、毕业设计开题
(1)开题准备。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将任务书下达给学生,明确毕业设计任务与相关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安排,认真完成问题分析、文献(资料)查阅、调查研究、实习、数据收集、方案设计等毕业设计前期工作,完成开题报告,参加开题答辩。
(2)开题要求。开题重在对设计思路、方案及技术路线等进行把关,提高研究目标、研究方案、进度安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学生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实施专业、学院和学校三级开题检查模式,专业及学院开题要求全覆盖,确保每个学生都参加开题答辩;学校将开展抽样开题答辩。
(3)格式检查。学生相应前期文档必须通过格式检查方可参加开题答辩。
3、中期检查
(1)各系组织检查学生中期答辩,检查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进度及计划完成情况。
(2)学校组织抽查。
4、教师指导
指导教师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每名指导教师根据学院和专业要求,申报8个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每周指导学生应不少于1次,每月进行1次阶段性检查,提出评价和指导意见。
5、论文检测
(1)按要求开展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指导教师为学生学术规范的第一责任人,对毕业设计要严格把关,指导学生科学引用文献资料。
(2)采用第三方的论文规范检测系统对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将由各院(部) 提供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和相关管理人员查阅,作为质量把关及评分参考。
(3)毕业论文全部纳入第三方的论文规范检测系统进行检测,通过标准为:文章总相似比不高于 30%。检测通过后方能参加毕业答辩。
6、论文评阅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应客观的审阅毕业论文,在答辩前给定成绩和评语。原则上毕业论文评阅采用盲审。指导教师评语要紧扣设计题目要求和学生达成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情况,成绩评定参照《管理办法》。指导老师严格把控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撰写规范要求, 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允许学生参加答辩。
7、毕业答辩
学院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设立答辩小组,负责答辩组织和实施工作,答辩前三天将答辩安排录入“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并告知学生与相关人员。指导教师应回避所指导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答辩要有企事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答辩委员会按要求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8、校外毕业设计管理
学生须在选题开始前提交申请和相关单位的接收证明材料, 学院审核通过后为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 并与接收单位签署指导协议, 协议具体内容由学院和接收单位商定。具体要求见《管理办法》。
四、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与展示
学院应积极推荐参评校外其他机构(如中国(绵阳)科技城毕业设计大赛)或各行业学会组织的竞赛活动,并及时将推荐名单和获奖情况报送教务处备案。
五、毕业论文抽检
1、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附件4),全部本科毕业论文每年要进行抽检。校级抽检由教育质量与评估中心负责实施。学院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全覆盖检查。
2、按照《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若论文在政治方向上有违背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要求,或其它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在学术诚信上出现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则该毕业论文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不再对论文评议要素进行评议。
3、对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学校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对查实的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对认定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学校将对学院和有关人员的人才培养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查实的将按《西南科技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附件5)进行处理。
4、抽检结果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招生计划分配、研究生推免、新专业申请、学位点申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与高校评奖评优以及绩效考核等挂钩。
六、“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使用要求
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使用“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从学校网上服务大厅登录进入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进行题目申报、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安排、终稿上传保存、成绩录入等工作。
学院应有效利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积极组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按时完成各环节工作,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各专业要确保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基本规范性,加强对各类评语填写、成绩评定等审核。
七、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1、2024年12月1日前: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系统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2、2024年12月8日前:各专业审核题目。
3、2024年12月22日前:学生选题,指导教师确认。
4、2024年12月29日前: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
5、2025年3月9日前:各专业组织开题答辩;学校抽查开题材料。
6、2025年4月13日前:各专业组织中期检查。
7、2025年4月20日前:学校组织中期抽查。
8、2025年5月18日前:论文检测(查重)。
9、2025年5月25日前:论文评阅。
10、2025年5月30日前:答辩(学生相应前期文档必须通过格式检查方可参加答辩)、成绩评定、成绩提交、推优。
11、2025年6月8日前:完成论文归档检测。
12、2025年6月15日前:完成质量分析和工作总结。
13、2025年6月22日前: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提交。
附件2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pdf
附件4 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pdf